A股消费板块回调趋势复盘 多家研报维持乐观预期
财联社 | 新消费日报 10 月 9 日讯(研究员 梁又匀),节后不少新老股民沉浸在 A 股大涨的振奋势头中,却未料到节后第二日市场迅速迎来首次集体调整。

截至 10 月 9 日收盘,沪指跌 6.62%,深成指跌 8.15%,创业板指跌 10.59%。A 股超 5000 只个股下跌,逾 3000 只个股跌超 9%,上涨个股不足 300 只。与此同时,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 2.94 万亿元,交易规模、频率仍然突出,但较上个交易日缩量 5121 亿。
其中,消费相关概念在节后利好释放、市场情绪集中下跌的情况下,跌幅较为明显。美容护理、家电、旅游酒店、饮料饮品、商贸零售等核心消费板块单日跌幅均超 9%,白酒板块更是出现大面积跌停或接近跌停。而在此前的多重行情、政策刺激中,上述不少板块涨幅居前。
面对这一行情反转,多数研报认为仍在预料之中,且未来行情修复依旧乐观。
浙商证券分析认为,宽松的政策出台后,受利好消息刺激,市场首先经历一波估值驱动的快速反弹,然后经过回踩整固后将依据基本面逻辑二次上攻。伴随着资产价格的回升,财富效应将一定程度提振消费者信心,间接利好消费板块,并对股市形成正反馈。
港股与 A 股关联紧密,在节后首日各大板块率先遭遇冲高回调的震荡,消费相关板块首当其冲。节后的首个交易日,港股零售、食品、品牌服饰、航空客运等消费板块跌幅居前。多家头部消费餐饮企业股价跳水也令不少投资者意外,假期中客流量、翻台率表现不错的呷哺呷哺、九毛九单日跌幅超 25%。
不过随着市场情绪在短暂剧烈的调整中释放,10 月 9 日港股下跌趋势放缓,多数板块进入震荡调整。短期行情起伏剧烈的消费板块下跌势头缓解,日常消费、品牌服饰、百货、零售、啤酒等板块整体跌幅不足 1%,表现为微跌。
在港股走向止跌震荡的趋势的同时,民生证券研报认为,不必对市场短时剧烈调整过于担心,当前国内需求端开始出现边际企稳的信号,市场投资者正期待政府侧的发力将托住中国实物需求的底部。另一方面,由于目前个人投资者和外资涌入的现象,带来的 " 踏空焦虑 " 却是当下市场的主要关注。
国庆消费出行数据也显示,国庆 7 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 7.65 亿人次,按可比口径同比 2023 年增长 5.9%。从旅游收入看国内旅游收入 7008.17 亿元,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 6.3%。其中,国内游人均消费花费 916 元,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 0.4%。
从数据中不难看出,今年国庆假期在去年高基数影响下仍保持同比小幅增长,国家消费刺激政策组合拳有望推动需求上行。短期震荡之后,下一步的市场行情博弈仍有望回归基本面增长变化。
具体来看不同消费行业板块近期涨跌情况分布:
白酒行情一直是国内大消费领域的重要 " 风向标 "。假期前后白酒板块涨幅权重居前,为 A 股放量增长释放积极信号。在短期的剧烈调整中,白酒也率先遭遇冲击,头部及中腰部白酒企业股价触及跌停。
制
家电领域受国庆节前后陆续加码的以旧换新政策、消费补贴,为行业消费需求增长提供有力支撑。
苏宁易购国庆消费数据显示,假期苏宁全国门店客流同比提升超 200%,以旧换新订单同比增长 132%。其中,家电大件功能升级持续加速,立柜式空调、超薄油烟机、嵌入式冰箱销售同比增长 85%、113%、271%。
值得关注的是,关注生活品质升级的 " 潮流家电 " 销量增速同样明显,科沃斯扫地机销售同比增长 171%,方太洗碗机、海尔洗干一体机销售同比增长 162%、87%。
政策预期带来家电板块假期前利好释放,多家头部家电公司已提前拉涨。而在今日的大跌行情中,大小家电企业普遍大幅回调,但小家电品牌受前期上涨幅度不大影响,本轮大跌 " 受伤 " 明显。
旅游、餐饮、零售行业受益于国庆长假旺季预期,多数利好已在假期前后基本释放。受困于上半年多家旅游、餐饮公司业绩增长不明显,本轮旺季带来的股价上涨并未使得行业从股价低谷中彻底走出,多数旅游餐饮公司年初至今股价下跌趋势仍未修复。
10 月 9 日市场普遍大跌的低迷更是给了不少旅游、餐饮公司股价较大打击。
值得关注的是,永辉超市凭借名创优品的收购股价大幅拉升,短短半个月就将年内股价从累计下跌扭转为上涨近 30%。10 月 9 日,永辉超市遭遇跌停,涨势过猛后短期估值修复趋势明显。
据拼多多宣布,2024 年平台双 11 大促已于 10 月 8 日超前抢先开启。而淘宝天猫、京东、抖音、快手等主流电商平台的双 11 大促也将于 10 月中旬陆续开启,普遍提前的促销时间也预示着,当前平台、商家对于尽可能承接更多消费需求的急切。
随着大促的推进,家电、零售、服饰等消费行业均将有望直接受益。太平洋证券研报认为,2024 年双 11 活动周期的延长和部分平台预售环节的取消,或将共同助力大促期间的销售额提升和收入端兑现的确定性增强。